为税负所困?源头是古埃及
已知世界首个税收体系诞生于约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文明
凯特·麦克马洪
(插图说明:纳克特墓室农业场景摹本。纳克特为图特摩斯四世统治时期的书记官与天文学家,此摹本现藏于公共领域)
从木乃伊法老到吉萨金字塔,古埃及意象已深刻影响现代社会。但鲜为人知的是,埃及人还留下了一项更实用的遗产——税收制度与行政治理原则。
已知世界最早的税收体系出现于约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文明黎明期,正值第一王朝统一上下埃及之际。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紧随其后。这套制度延续数千年,历经公元前一世纪古埃及衰亡直至今日。尽管税收体系在埃及文明存续期间不断演进分化,其核心理念始终未变:国家通过征税维持运作与社会秩序——毕竟埃及永远需要资金来支持皇家建筑工程与对外战争。
剑桥大学埃及学家托比·威尔金森(《古埃及兴衰史》作者)指出:"从所得税到关税,古埃及多样化的税收体系与行政管理遗产,在当代政府形态中仍清晰可辨。"
插图说明:古埃及谷物脱粒场景,维基共享资源公共领域)
"人类社会的基本架构五千年来未曾改变,"威尔金森解释道,"你会发现在古埃及发明的诸多治国之术至今仍在沿用。"
在古埃及大部分历史时期,征税以实物为主,官员收取谷物、纺织品、劳役、牲畜等作为赋税。应纳税额常与农业挂钩,农田收成的固定比例需上缴国家粮仓或行政储备中心。值得注意的是,税额会根据土地肥力调整——这与现代所得税分级制度异曲同工,皆依据财富多寡划分不同课税标准。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胡安·卡洛斯·莫雷诺·加西亚指出:"高产农田通常适用更高税率。不同土地的征税方式各异,税率取决于单块农田的产量及土壤肥力等级。但政府会以尼罗河水位作为基准税率的确定依据。"
(插图说明:象岛水位计结构图,维基共享资源公共领域)
19世纪考古学家在上埃及象岛发现了一种测量尼罗河洪水位的水位计(其他遗迹可见于古城Thmuis、罗达岛等地)。水位超过标记线预示农田遭淹导致歉收,过低则意味干旱作物枯死。"水量过多与过少同样致命,"威尔金森说,"埃及本质上是农业经济,完全依赖尼罗河。现存最早的水位记录可追溯至埃及统一时期,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构成了早期课税基础。"
(插图说明:官员因欠税抓捕农民的强制劳役场景,维基共享资源公共领域)
谷物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但埃及还需要劳动力。这通过劳役制实现——所有非官员阶层的埃及人都可能被征召从事公共项目,包括耕田、采矿、修建神庙陵墓等。
除确定税率与税种外,古埃及还发展了多种征税方式。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49-前2130年),王室对社区集体课税,要求庄园主上缴属民供奉的物资。同期埃及首创以法老为首的中央政府模式,下设由地方官员管理的诺姆(行省)。
为确保诺姆长(省长)如实申报辖区财富,古王国法老会进行年度巡疆("荷鲁斯追随"仪式)。威尔金森在著作中写道,此举既能直接收税避免中间环节舞弊,又"使君主成为子民生活中的可见存在,便于官员监控全国动态"。
(插图说明:门纳墓室丰收场景,维基共享资源公共领域)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30-前1650年),王室开始对个人课税。随着识字率提升,书记官取代法老巡疆,详细记录应纳税额与欠缴者。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70年)留存了最多税收实物证据,当时庞大的税务官僚体系确保国库充盈,许多法老用这些税收建造纪念碑与举办盛大庆典。
与现代相似的是,埃及人不仅奠定治理基础,也开创了其弊端——税务欺诈、逃税与腐败。书记官与诺姆长常勾结少报数额中饱私囊,或向农民超额征税。纳税人则发明各种逃税手段,如在称量谷物时掺入石块增重。"问题严重到王室需颁布敕令禁止作弊,"威尔金森提到。
约公元前13世纪之交,第十八王朝法老霍伦海布颁布法令:敲诈税款与逃税者将受割鼻流放之刑。这重申了民众对法老的纳税义务——因王国万物皆属法老所有。
尽管社会建立在法老(人神中介)的绝对权威上,古埃及人对纳税并不热衷。如新王国某祭司在信中抱怨:"你应同旗手普塔赫迈尼向维齐尔报告,侍从伊亚要我多交的银子根本非我应缴之税。"
(插图说明:霍伦海布法老(右)与阿蒙神雕像,CC BY 2.0协议)
公元前一千年中期,外族统治与硬通货的引入加剧了埃及人的税务不满。波斯与马其顿占领者推行金属货币并对原住民课税。"硬币极大提升了征税效率,"莫雷诺·加西亚说,"国家可统一征收货币税而非多样物资,再按需兑换。"
托勒密五世约公元前204年登基时,埃及人已开始反抗马其顿统治。为安抚民众,这位国王试图为神庙祭司等特权群体调整税率。
(插图说明:罗塞塔石碑,CC BY-SA 4.0协议)
托勒密宣布神庙免税以换取支持,其成功体现在罗塞塔石碑上——这块196BCE祭司会议颁布的法令铭文,因同时刻有圣书体、世俗体与古希腊文而成为破译象形文字的关键。但其内容实为常规颂词,罗列法老功绩包括"恢复神庙免税权"与"使军民皆得富足"。
正如《神之文字:罗塞塔石碑破译之战》作者爱德华·多尔尼克2022年对《史密森尼》所言,此石碑本质是"刻在石头上的宣传海报",通过夸耀统治成就合理化祭司集团的支持。
"免税作为政治手段在古埃及屡见不鲜,"莫雷诺·加西亚说,"历代法老常颁布特定群体或神庙的免税令。"
古埃及神庙作为宗教产业积累了大量财富,国家通常对其征税——除非政治需要给予免税特权。古今税收的相似处还包括:富人常享优惠、征税作为政治筹码、腐败盛行与民众怨言。这同样是古埃及的遗产。
"研究古文明的魅力正在于此,"威尔金森总结道,"你能识别政府运作的永恒模式。当今民族国家仍在沿用世界首个国家发明的治理技术。我们或许自居现代社会,但就政府行使权威的方式而言,本质上仍处于青铜时代。"
作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