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绿春:务农务工双推进 就业绘就富民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4-05    来源:网络综合

近年来,云南省绿春县大黑山镇深入贯彻省州县委政府关于群众就业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家门口”务农务工车间建设,促使产业链条扎根乡土资源、技能提升契合产业需求,推动群众实现“单一增收”向“多元共富”、“零散务工”向“链式就业”、“人口外流”向“人才回引”的三大转变。

乡村振兴成果兑现.jpg

坚持党建领航,筑牢就业增收“主阵地”‌。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累计开发生态护林员、保洁员、光伏电站管理员等家门口的公益性岗位523个,协调“三路”建设及在建项目的灵活就业岗位200余个,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完成70人就地转移就业。党组织牵头成立合作社14家,培养致富带头人34名,培育市场经营主体280户,联农带农1762户7525人,为1022名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务工岗位,组织化输出务工就业2116人。2024年全镇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9235.2元,同比增长10.65%,带领群众实现“单一增收”迈向“多元共富”。

马鹿塘茶农采茶.jpg

务实延链补链,激活产业融合“新动能”。聚焦“一产奠基、二产增效、三产赋能”目标,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发展实际,构建茶产业“管理—采摘—农残控制—加工—联农带农—销售—片区联动”全产业链条。新建务工车间茶叶加工厂24个,创造就业岗位92个,后续手工茶制作可带动4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实行“企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基地”运营模式,完善物流中心、农副产品加工厂2个务工车间,培育产业链上游种植大户200余户、养殖大户26户,确定产业链下游收购商20个。正式运营后,预计带动至少100户三类人员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左右,助力群众从“零散务工”转向“链式就业”。

云上刺绣房.jpeg

强化技能培训,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紧跟时代步伐与工作要求,持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群众就业创业能力。依托市场主体培育绣娘23人,围绕茶产业链培养采茶能手117人,立足传统产业培训割胶能手372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3人,全镇技能劳动力增至282人。针对甜龙竹、贝贝瓜等新兴产业,组织收购方培训4期180人,通过培训一批、辐射一片,为产业就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抓好先锋引领,书写领航共富“新篇章”。积极开展创业服务,吸引外流人才回归,2024年为7名返乡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党员先锋李四超2023年组建专业合作社实现分红134万元,2024年建成投产中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周边7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大黑山镇商会主席李宏成立凯辉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在全镇以订单农业方式推广种植贝贝南瓜,将贝贝瓜产业“种植—管理—收获—分拣—搬运—装车”等环节与群众就业挂钩,联系集镇“一老一小”户劳动力,以120元/天的工资标准,实现400余人次就近就地务工。


作者:纵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