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窗》影评:镜头里的罪恶

发布时间:2025-04-06    来源:纵览网

希区柯克作为一代悬疑大师,其杰出的电影理论和拍摄方式,与许多受过良好专业教育的导演不同,完全来自于自己的摸索和总结,他的悬疑片,也因此自成一派,有着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


《后窗》是希区柯克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较能体现其电影特色的作品。


《后窗》讲述了一个因为受伤而不得不在家养病的摄影师杰弗瑞,每天坐在轮椅上,日子十分无聊,于是就每日坐在窗前,观看窗外的景物和对面楼里邻居家里发生的事情。但是,慢慢的,他注意到对面一户人家,卧病在床的妻子每天和当推销员的丈夫吵架,家庭十分不睦,有一个下雨的深夜,丈夫诡异神秘的进出了三次,从此那个卧病的妻子就失踪了。杰弗瑞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特别留意这家人,他发现了丈夫一系列神秘的举动,包括杀猪刀、锯子、绳子等东西的一一出现,他确信那个推销员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于是,杰弗瑞和自己的女友,每天来照顾自己的看护以及好友侦探一起开始了对真相的追寻,直到最后将真凶绳之以法。


这部电影看似简单,其实其中涉及的内容却十分丰富。


首先,是希区柯克的一个关于悬疑电影的独创的理论。他说,真正的悬疑,不是来源于未知,而是来源于已知却不可控。就像你知道我放了一个炸弹在一张桌子的下面,可是却来了许多人坐在旁边聊天,我们随时都知道炸弹会爆炸,于是一直处于替剧中人的紧张和焦虑中,这才是悬疑。这就是希区柯克的独特理论。《后窗》是这种理论的一个很好例子。


整个凶杀案件,可以说不见半点血腥,却闻到了浓浓的血腥与恐惧。导演通过自己的镜头,将推销员的一系列看似无关的行为一一呈现出来,激发了读者的想象。雨夜的神秘外出,长刀和锯子,窗帘上的影子,绑着绳子的箱子……我们已然知道了凶杀,也知道了谁是凶手,可是还是被导演牵着鼻子往里走。当杰弗瑞的女友去凶手的房子里寻找证据的时候,当黑夜里凶手慢慢的关掉灯,一步步走到杰弗瑞家来的时候,我们都像望着桌子下那颗雷的人一样感到紧张,它就要“炸”了!


令人吃惊的不是你不知道桌子下面有雷,而是你明明知道有雷,却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爆炸。这是希区柯克的一个特色。虽然没有见到一点血,没有一丝的暴力,可是达到的效果,却是许多洒满狗血,腥风血雨的电影所不能比拟的。就像真正的剑术高手,并不需要用剑,一根树枝草棍也可以轻松破敌。


其次,是希区柯克对于美国家庭的一个小讽刺。杰弗瑞每天通过镜头看到的对面的窗里的生活,每一个窗口,都显现出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这一幢楼,何尝不是一个微缩版的美国?爱美的小姐,每天不停的做健美操;那个始终恋爱失败的老处女,就是50年代保守主义的代表;拉着窗帘,日日夜夜不停做爱的年轻情侣,是崇尚自由和性解放的年轻人;日日和许多男人拍拖,却并不爱任何一个人的年轻美貌的女士,是虚荣浮华的娱乐圈;还有谱曲演奏的艺术家,制作现代雕塑的大婶……他们就是50年代美国各个阶层的各色人群,他们组成的家庭,就是美国的万千家庭的代表。


但是,家庭矛盾,一直是贯穿电影全部的一个主题。老处女为什么没人要,四处勾引男人的交际花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吗,和妻子的不睦就有必要将其杀害吗,乃至男主角杰弗瑞自己也一直在困惑于自己的婚姻问题。50年代是新的美利坚精神的一个形成和转型时期,保守和传统的美国人正在渐渐远去,年轻的一代经历了思想到观念的巨大转变。传统的美国式家庭正在逐渐土崩瓦解,所以,当时女友还在质疑,和妻子吵架就会杀死对方吗,这在过去来看是不可思议的,却在眼前真实的上演了。


杰弗瑞想要自由的生活,又深爱着女友,可是却碍于事业和家庭的矛盾,迟迟不肯和女友走到一起,两个人的恋情若有若无的维持着,僵持中,都陷入了困惑。更加自由开放的新一代美国人,必将面临如何处理家庭关系的问题,矛盾不可调和就会像推销员一样以悲剧收场。希区柯克调侃了一番这百态的一群家庭之后,在最后还是让杰弗瑞和女友坐在了一起,给了个小团圆的结局,也是导演的一种希望吧。


第三,是对于偷窥的探讨。刺探他人隐私所获得的正义是否是合理的。每个人都有多重的生活,人前和人后很少有人能做到一致的。尤其在家庭这样一个很狭隘的私人空间里,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不能用常理去解释。侦探和杰弗瑞的分歧就在于这里。谁都有怪异的癖好,都有一些不会在公共场合显露的特征,这在私人空间里就完全暴露了。那个矜持的老处女也勾引过男人,那个跳操的少女会解开自己的胸衣,所以,那个推销员在家里摆弄长刀和锯子又有什么问题呢?


杰弗瑞通过一天几乎不间断的对推销员私生活的监视,寻找出最终的罪证来抓获他。正义是弘扬了,可是方式正确么,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结局,采取不义的手段是可取的吗。杰弗瑞要求侦探去搜查对方的房子,因为他怀疑推销员有罪,侦探则义正词严的认为私人的隐私不容侵犯,只有法官才有权力下达搜查令。两者的矛盾就是在于这个道德的理解上。最终,杰弗瑞是通过不法的手段取得了证据,制裁了罪恶,但是他自己也因此陷入了困惑与迷茫中。


导演最终没有刻意强调自己的观念,只是将问题提出,就留待观众自己去思考其中的争议了。


最后,是希区柯克的长镜头和对电影的独特表现手法。


希区柯克利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去对准对面房屋的窗子,拍摄其中人物的日常生活。窗子都是方形的,就像另一个屏幕一样。窗里的人物的生活,俨然构成了电影中的电影,这是一种很奇妙的观影感受。由于镜头长时间的固定和停留在一个窗口,看电影的人就仿佛通过电影看了另外一出电影。


这个奇妙的嵌套,就是电影的本质。观众,屏幕,屏幕里的杰弗瑞,窗口,窗口里的人。这样形成的一个双层电影结构,是希区柯克在向我们展示电影本来的样子。早期的电影,何尝不是那窗口里的戏中之戏呢。


希区柯克也聪明的将电影早期的默片的各种类型分到了这不同的窗口之中。

音乐家的窗口——音乐剧。

推销员的窗口——凶杀悬疑。

做爱的情侣——爱情剧。

养狗的一家人——生活剧。

和不同男人调情的女明星——伦理剧。


单纯的以杰弗瑞的视角来看,不同的窗口就是一出不同的默剧时代的老电影。


希区柯克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建筑的不同窗口,同时播放着不同的默片,也是导演对早期电影的一个总结和对电影本质的一种展示了。


作者:纵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