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花”上的美利坚

发布时间:2025-04-06    来源:纵览网

吾等签约之人,信仰之捍卫者,蒙上帝恩佑的大不列颠、法兰西及爱尔兰国王詹姆斯陛下的忠顺臣民----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吾王与基督信仰和荣誉的增进,吾等越海扬帆,以在弗吉尼亚北部开拓最初之殖民地,因此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公民团体。为使上述目的得以顺利进行、维持并发展,亦为将来能随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本殖民地总体利益的一应公正和平等法律、法规、条令、宪章与公职,吾等全体保证遵守与服从。                                       ——《五月花号公约》


1620年,一艘名叫“五月花”的帆船远涉重洋,千里迢迢来到了北美,在严寒的普利茅斯登陆。虽然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来,早已有许多船只抵达美洲,但是,却从来没有人预料到,日后的美利坚共和国,却是从这船舱里开始的。


17世纪的欧洲大陆,因为宗教改革而陷入了暗无天日的混战与撕裂里,不同教派的信徒们为了同一个上帝而互相厮杀。饱受天主教压迫的英国新教徒们,以同样残酷的手段镇压更加激进开明的教派,清教徒们因为公开抵制新教里的天主教成分而不得不逃离英国,最早的先驱,就登上了五月花号,寻找自己内心中渴望的理想国。


清教徒相比其他基督教派,更加崇尚古代的美德,“人人皆祭司”,人人都以内心直面上帝,清教徒们反对繁文缛节和奢侈排场,信仰虔诚、生活圣洁,以古代的圣徒为榜样,提倡禁欲与节俭、平等和友爱、勤劳和刻苦。五月花上的船员里,核心领导都是清教徒成员,剩下的奴隶、贫苦工人和城市贫民都被这种精神感化。登陆之后,他们率先拟定了《五月花公约》,强调每个个体一致认可的情况下组建团体,在自治、独立、法治、平等的条件下发展运作。这就是美利坚的雏形。


“美国梦”——一个给予每一个渺小个体以希望的大陆,美利坚在他的早期岁月里,一直散发着极为迷人的光芒,无数怀抱梦想的人,从发达却腐烂黑暗的欧洲大陆涌向这块乐土。那些毫无希望的人们,在遥远的异方,成就了伟业。早期的美国的兴兴向荣,和这种清教徒精神是分不开的。


“人间就是我们的修道院。”加尔文的这句话很好概括了清教徒的世俗精神,他们认为刻苦勤奋的工作以奉献社会就是最好的修行,“职业”开始在美国出现,各行各业,无不以自己的职业技能和手艺为傲。从一片荒芜的大陆上建起一个新兴的庞大帝国,背后就是无数这样辛勤劳作的梦想家们无私的奉献。


之后华盛顿总统建国,《独立宣言》里进一步强化的美利坚是由受约束的联邦自治合并成的国家,平等、独立、自信、法治,先后而来的联邦,就像昔日五月花号上不同国籍和身份的人们一样,怀揣一样的梦想团聚在了一起。整个十九世纪,清教徒烙印最深的时代里,美利坚就是一块兴旺的乐土,国力增长迅猛,四处都充斥着建设国家的喜悦和激情。清教徒精神成了美利坚精神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深深渗透到了每一个普普通通的美国人的观念和生活里。


还记得《铁达尼号》里杰克赢得了人生最幸运的船票登上梦想之船去美国寻梦时的兴奋么,船头的嚎叫和所有乘客的喜悦都是溢于言表的,为了不同的梦想,富豪们和穷小子都一起踏上新兴的美利坚。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新的人生。


相比于欧洲繁琐的礼仪讲究,美国一直是直率、简单和务实的。美国的教堂更像一个家庭聚会,人们来教堂唱歌娱乐,充满轻快而毫无庄重压抑之感。普通的美国人家庭,亦是自食其力,动手能力很强,包括维修房屋、汽车、电路、水管,乃至很多家庭都有小作坊,可以进行简单的机械加工等等。传统美国人天性中的实践精神和动手能力正来源于他们的清教徒祖先。试想那些经历无数风浪,在颠簸中来到荒凉美洲的人们,饥寒交迫,在寒冷与疾病里死去了一半,剩下的人才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苟活了下来,在旷野里开始播种狩猎,白手起家建立起后世的不朽功勋。这些人纯粹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和赌徒,只想在早已疲惫的欧洲之外重新找到主的秩序之所。


虽然美国终究没有变成清教徒的理想国,之后各色各国人口的涌入,西进淘金的牛仔式狂野,大都会崛起的压抑,性解放再到垮掉迷幻的一代,传媒和娱乐化的兴盛,短短一百年,美国更加五颜六色了,而这不正像是最早签订《五月花号公约》时一样,更多的价值观,在这里扎下了根基。


作者:纵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