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箭廉价巡航导弹完成制导飞行测试,从AC-130J尾舱发射
近日,美国Leidos公司宣布,其研发的黑箭小型巡航导弹在去年11月完成了从AC-130J Ghostrider炮艇机的制导飞行测试,这一成就标志着美军在低成本精确打击武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测试视频显示,黑箭导弹从AC-130J后舱门的两个斜坡发射管中发射,尾部脱离发射管后,单片弹出式机翼展开,发动机成功点火。此次测试不仅验证了导弹与飞机的兼容性,还展示了系统的性能、航点上行链路、制导精度以及与海军水面作战中心作战管理系统的整合能力。这一突破性进展得到了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SOCOM)和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AFSOC)的联合实施与支持。
黑箭巡航导弹的发射方式展示了其灵活的战术应用潜力。在测试中,导弹通过安装在AC-130J后舱门的两个斜坡发射管发射,这种独特的发射方式不仅提高了载机的生存能力,还增强了导弹发射的隐蔽性。除了这种RLT发射方式外,黑箭还可以通过托盘化系统发射,或由固定翼飞机挂架常规投放,这种多功能的发射能力使其可以适应各种战场环境和作战平台。
在这次制导飞行测试中,美军对黑箭巡航导弹的多项关键性能进行了全面验证。测试内容包括飞机与导弹的兼容性,确保导弹能够从AC-130J等特种作战平台上顺利发射。系统性能测试则检验了导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航点上行链路的准确性。制导精度的验证是测试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导弹能否精确打击预定目标。此外,与海军水面作战中心作战管理系统的整合测试,则检验了导弹与指挥控制系统的协同作战能力。这些测试的结果对于确保黑箭巡航导弹在未来战场上的有效运用至关重要。
黑箭巡航导弹的研制背景根植于五角大楼对于未来战争形态的预判和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军事力量的均衡发展,美国军方意识到在未来的高端冲突中,传统高价值武器的成本和数量将成为制约因素。因此,五角大楼提出了利用可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武器来应对未来冲突的需求。在这一战略指导下,Leidos公司启动了黑箭小型巡航导弹的研发项目,旨在提供一种经济可承受、具备快速量产能力的精确打击武器。通过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开放式架构设计以及数字孪生技术,Leidos在缩短研发周期的同时,确保了导弹的性能和可靠性。这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研发理念,将有助于美国军方在保持战斗力的同时,减轻财政负担。
黑箭巡航导弹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特点在现代战争武器系统中脱颖而出。这款导弹的尺寸经过精心设计,长203厘米,直径22.86厘米,重量约为91千克,虽然尺寸略超美军招标时的标准,但其射程能力却能达到最高要求。黑箭巡航导弹能够配备光电/红外导引头和多模目标捕获系统,以及抗干扰的GPS/INS导航系统,确保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精确打击能力。此外,其态势感知数据链(SADL)与Link-16数据链的集成,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化作战能力。导弹的模块化设计允许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快速调整弹体长度和更换前段部件,从而实现快速集成和适应各类运输机。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黑箭巡航导弹成为未来战场上的多面手。
黑箭巡航导弹的研发过程是一连串精心策划的测试与迭代。2023年12月,导弹完成了系留飞行与分离测试,这一步骤验证了导弹在分离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分离测试的成功为后续的系留测试奠定了基础,其中导弹与海军水面作战中心作战管理系统的整合、飞行软件功能、导航性能以及安全系统的效能得到了验证。到了2024年11月,所有这些努力汇聚成一次成功的AC-130J飞机发射的制导飞行测试,进一步证明了黑箭巡航导弹的实战准备程度。这一系列测试不仅展示了导弹的可靠性,也体现了美军在武器系统研发上的严谨态度。
黑箭巡航导弹的未来应用前景广阔,美军计划将其集成到多种平台,以扩展其战术用途和战略价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导弹将可能被集成到无人机平台上,这标志着美军在无人机精确打击能力方面的又一次飞跃。通过这种集成,黑箭巡航导弹将能够在无需风险人员生命的情况下,对敌方目标实施远程打击。此外,无人机作为搭载平台的灵活性,将使黑箭导弹的部署更为隐蔽,打击更为突然。这种新的应用方式不仅能够提升作战效率,还有助于降低作战成本和风险,是未来战争形态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国际军事装备的竞争中,成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中国武器系统通常以高性价比著称,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在军工制造领域的快速进步和成本控制能力。而美国武器,尤其是一些高端精确打击武器,往往因其研发和生产成本高昂而受到批评。例如,美国传统巡航导弹的单价超过100万美元,相比之下,黑箭巡航导弹的研发目标则是将其成本限制在15万美元左右,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装备。这种价格差异不仅反映了中美在军事工业上的不同战略选择,也揭示了美国在维持其军事优势时所面临的财政压力。
假设中美之间发生冲突,武器系统的消耗将成为双方军费开支的重要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高成本的武器系统将对其财政造成巨大压力。例如,美军现役的某些精确制导武器的单价高达数百万美元,而中国在相似技术水平的武器上花费则相对较少。这种成本差异意味着,在持续的武装冲突中,中国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维持武器供应,而美国则可能不得不面对武器采购预算的紧张。黑箭巡航导弹的研发,尽管旨在降低成本,但仍需数十万美元的单价。因此,如何在保持武器系统先进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将是美国在未来军事策略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作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