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定调“奉陪到底”后,美国两高官不装了,我国公布黄金储备

发布时间:2025-04-11    来源:纵览网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以“对等关税”之名,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加码至104%(此前累计54%,新增50%)。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中国外交部以“奉陪到底”四字定调,商务部同步宣布对美34%的关税反制,并限制稀土出口、制裁美企等组合拳,标志着中美贸易战进入“硬碰硬”阶段。

贝森特称中国在“一对二牌局”中必败,因美国对华出口仅占中国对美出口的五分之一,贸易逆差使中国“无牌可打”。

卢比奥将关税战包装为“亚太安全保卫战”,声称需“摆脱中国胁迫性贸易政策”,实则意图拉拢亚太国家孤立中国,巩固美国霸权。

然而,这种逻辑忽视了全球化经济的共生性。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警告,中美若彻底脱钩,可能重演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后的世界大战风险。中国人民大学赵锡军教授指出,关税战已沦为“数字游戏”,中美若走向“零和博弈”,全球产业链将面临系统性崩盘。

在贸易战白热化之际,中国宣布黄金储备连续5个月增长,总量达7370万盎司(约2292吨),释放出多重信号。

1929年大萧条中,黄金储备成为英法维持经济稳定的基石;2018年贸易战后,俄罗斯通过增持黄金规避美元制裁,2022年俄乌冲突中更以黄金换取中国商品,打破美元封锁。

全球央行近年加速“去美元化”,2023年全球黄金需求创历史新高,中国作为最大黄金生产国(年产375吨),兼具自给能力与增持空间,形成“黄金+人民币”的双重保障。

美国滥用金融制裁,迫使多国寻求美元替代方案。中国通过黄金储备增强人民币信用,推动与30余国的“人民币-黄金兑换通道”,削弱美元霸权。

黄金作为“终极避险资产”,可抵御贸易战引发的汇率波动与资本外流。中国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搭配黄金增持,构建“双保险”防线。

此时公布数据,意在向美方展示“持久战”能力。正如网友所言:“加税谁怕谁?十四亿市场与黄金储备就是底气!”。

中国内需市场规模达18万亿美元,新能源汽车、5G等新兴产业全球领先,削弱了外部冲击的影响。

美国对华科技封锁倒逼自主创新。2025年一季度,中国半导体专利同比增长40%,国产芯片自给率突破70%。

美股在关税战下连续暴跌,特斯拉、苹果等巨头市值蒸发超10%,暴露美国资本市场对政策的脆弱依赖。

马斯克等商界领袖公开反对加税,共和党与民主党在对华政策上分歧加剧,削弱了美国谈判的一致性。

卢比奥试图拉拢亚太国家“围堵中国”,但多数国家拒绝选边站。越南、印尼明确表示“不参与大国博弈”,凸显美国影响力的衰退。

欧盟虽对华贸易存疑,但德国车企、法国奢侈品巨头均反对对华脱钩,强调“中国市场不可替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2025年全球增长预期至2.7%,称“贸易战是最大风险源”。

短期内,中美或将陷入“以战逼谈”的僵局,但长期看,中国手握四大王牌:

黄金与外汇储备:提供充足流动性保障。

全产业链优势:从稀土到高端制造,中国掌控关键环节。

内需市场:消费升级与乡村振兴孕育增长新动能。

多边外交网络:“一带一路”合作国超150个,分散对美依赖。

贸易战没有赢家,但历史反复证明:唯有手握“硬通货”、坚持战略定力者,方能穿越周期。中国的“奉陪到底”,不是逞强,而是基于实力与智慧的清醒选择。当美国仍在挥舞关税大棒时,中国已悄然筑起黄金与创新的“长城”。这场世纪博弈的终局,或许正如网友所言:“时间在中国一边。”


作者:纵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