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大棒打击自家石油企业,才是对自己致命一击?

发布时间:2025-04-23    来源:纵览网

伴随美国发起关税战,全球供需天平摇摆,美国的能源市场也处于动荡之中。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掀起新一轮全球关税大战,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25%的关税,同时对委内瑞拉石油进口国实施25%的“次级关税”。这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本意是打击竞争对手、保护美国产业,却意外导致国际油价暴跌,沉重打击了美国页岩油企业。

数据显示,自4月2日关税政策实施以来,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价格累计下跌12%,跌破60美元/桶,远低于多数页岩油企业65-70美元/桶的盈亏平衡点37。这场由美国自身挑起的贸易战,正以惊人的速度反噬美国引以为傲的能源产业。

据彭博社报道,如果美国关税政策令贸易冲突升级并加剧经济衰退风险,油价(自4月3日已下跌约10美元)将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需求增长放缓和OPEC+加速增产意味着市场供应过剩和库存增加,加剧了波动性。彭博行业研究(BI)的专有模型显示,布伦特原油的公允价值目前为65美元,而3月为69美元,1月为75美元。

美国其实是石油出口大国

美国在页岩油革命的推动下,产量大幅增长。2019年,美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并且自那时起,石油出口量逐年攀升。截至2024年,美国的日均石油出口量已经超过500万桶,出口目的地遍布全球各地,包括欧洲、亚洲等主要市场。这不仅改变了美国自身的能源安全状况,也对全球石油供应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天然气方面,美国同样表现出色。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国。其液化天然气(LNG)出口量在过去几年里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据统计,到2024年底,美国的LNG出口能力预计将达到每年约1.5亿吨,较五年前翻了几番。美国的天然气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成为许多国家满足清洁能源需求的重要来源之一。

此外,煤炭虽然面临环保压力,但美国依然是世界上的重要煤炭出口国之一,每年向海外输送数千万吨煤炭,特别是高品质冶金煤,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已经确立了自己作为多元化能源出口大国的地位。

但是美国石油企业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体系。许多石油企业在开采过程中需要进口大量的设备和技术服务,这些往往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供应商。当美国政府无端提高关税壁垒时,进口设备的成本急剧上升。

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一些先进的钻井平台和勘探设备原本是高效开发石油资源的关键,但高额关税使得获取这些设备变得异常昂贵,这不仅限制了企业扩大生产的能力,还可能导致现有生产设备因得不到及时更新而效率低下。

美国石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广阔的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石油产品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增加关税的行为容易引起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导致美国石油出口面临重重阻碍。一些传统的石油进口国可能会转向其他供应来源,以规避因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这样一来,美国石油企业不得不面对市场份额的萎缩,大量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对于那些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来说,甚至可能面临生存危机。

另外,金融市场对石油企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美国滥加关税引发的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投资者信心受挫,资本市场对于石油行业的投资热情降低。由于石油项目通常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并且回报周期较长,融资难度的加大使得石油企业难以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新的勘探开发或者维持日常运营。而且,石油价格与全球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关税战造成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预期进一步压低了石油价格,这对于依靠油价盈利的美国石油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美国石油企业在美国国内也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随着关税的增加,与石油相关的一些原材料如化工产品等价格随之上涨。这增加了炼油厂的加工成本以及加油站等下游企业的运营成本。最终,这种成本压力会沿着产业链向上传导,影响整个石油行业的利润空间。

美国滥加关税看似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却对自身的石油企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只有遵循自由贸易的原则,减少人为设置的贸易障碍,才能实现包括石油企业在内的各行业的健康发展。

美国页岩油被沉重打击

2025年4月,美国政府掀起新一轮全球关税大战,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本意是打击竞争对手、保护美国产业,却意外导致国际油价暴跌,沉重打击了美国页岩油企业。数据显示,自4月2日关税政策实施以来,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价格累计下跌12%,跌破60美元/桶,远低于多数页岩油企业65-70美元/桶的盈亏平衡点。这场由美国自身挑起的贸易战,正以惊人的速度反噬其引以为傲的能源产业。

美国页岩油行业当前面临“双重打击”的严峻局面。一方面,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导致原油需求预期下降;另一方面,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在4月初宣布自5月起日均增产41.1万桶,远超市场预期的13.5万桶/日,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原油供应过剩。这种供需失衡的叠加效应,使国际油价持续承压。拉蒂戈石油公司总裁柯克·爱德华兹表示:“这让我想起了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当时油价暴跌,页岩油行业出现了破产潮。”

更为讽刺的是,特朗普政府一方面通过“能源主导”战略大力扶持页岩油产业,另一方面却又公开表示希望油价跌至50美元/桶以抑制通胀,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目标直接损害了页岩油企业的利益。标准普尔全球商品洞察分析指出,若油价维持在50美元/桶,美国石油日产量可能下降超过100万桶,与政府追求的“能源主导”目标背道而驰。一位匿名行业高管坦言:“若油价维持在这一水平,美国石油产量将立即开始下降,且幅度可能相当大。”

除了压低油价外,美国关税政策还直接增加了页岩油企业的生产成本。Premier能源服务公司老板阿德里安·卡拉斯科指出:“许多页岩油生产商采用6至12个月的套期保值策略管理价格风险,但关税将提高该行业的成本。现在他们购买钻杆的价格又上涨了25%。当钻杆价格上涨,而油价没有上涨时,你就必须做出调整。”这种成本压力在油价低位运行时尤为致命,迫使企业不得不削减钻探活动、关闭钻井平台甚至裁员。

资本市场已对页岩油行业的困境做出强烈反应。自特朗普宣布征收关税以来,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差的20只股票中,有一半属于石油、天然气和石化行业。西方石油公司和德文能源公司在关税政策宣布后的五天内市值蒸发超过12%。资管公司Smead Capital Management创始人比尔·斯米德警告:“特朗普想让油价跌至50美元,如果那样的话,该行业的公司数量将减少一半。这将引发并购潮,强者将接手较弱企业的业务。”

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陷入难以调和的战略矛盾。一方面,其“能源主导”战略依赖页岩油产量持续增长,2024年美国石油日产量已突破1300万桶的纪录;另一方面,为缓解国内通胀压力,政府又希望压低油价,这直接削弱了页岩油企业的盈利能力。石油协会前主席柯克·爱德华兹不无讽刺地表示:“我不知道有哪个行业比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更支持特朗普,人们对他这么快就把油价拉下来感到震惊。”

这种政策矛盾在全球化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美国试图通过关税保护本土产业,却忽视了能源市场的全球联动性。当OPEC+决定增产时,美国页岩油商成为最大受害者。戴蒙德巴克能源公司总裁凯斯·范特霍夫在社交媒体上喊话能源部长:“过去十年,美国页岩油行业在美国本土发展,在美国制造,创造了就业机会,并改善了贸易逆差。美国政府最好有一个应对的计划。”这番言论折射出行业对政府政策缺乏连贯性的不满。

当前页岩油行业的危机与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有诸多相似之处,当时油价暴跌导致数十家美国页岩油企破产,造成数千人失业。虽然此后行业有所复苏,但分析师们现在正在调整产量预测,认为美国石油产量有可能出现自疫情以来的首次下降。

美国页岩油行业的困境表明,在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单边保护主义措施往往会产生复杂的连锁反应,甚至反噬自身。当美国试图通过关税“让美国再次伟大”时,其最重要的战略产业之一却成为最大受害者之一,这一悖论值得政策制定者深思。

但无论如何,这次危机已经暴露了美国能源战略的内在矛盾,也为全球各国提供了关于贸易保护主义代价的鲜活案例。在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通过单边主义行动独善其身,美国的页岩油危机正是这一真理的最新注脚。


作者:纵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