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议会冲突频发,美国如何深度影响全球政治动荡?

发布时间:2025-04-05    来源:纵览网

若论“在民主殿堂里打架”,在如今的新闻中并不少见...

远及乌克兰,议员们赤膊上阵、拳脚相向;近至韩国,议员手持锤子、撬棍齐上阵。

甚至连国内东南角的呆湾,“立法院”也时不时的“猿”形毕露,创造些国内娱乐新闻...

至于一些老牌列强们,他们大多已经脱离“动手动脚”的阶段,大多选择在国会、议会里嘴炮相向。

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们曾经也“打过架”的事实。例如一向以“皿煮”著称的美国,不仅是“动手动脚”,还有过“动刀动枪”的记录...

木棍大战火钳

1798年,美国众议院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起初,康涅狄格州众议员罗杰·格里斯沃尔德(Roger Griswold)嘲笑蒙特州众议员马修·里昂(Matthew Lyon)在独立战争中的表现,后者则用烟草汁泼向前者。

之后,由于格里斯沃尔德手持木棍屡屡挑衅,马修·里昂索性抄起一把火钳与之对战。

漫画描绘了一场“国会版决斗”,有人激战正酣,有人拍手称快

“木棍大战火钳”的故事,也让当时的人们开了眼。漫画将“国会打架”描绘成一项“皇家运动”,而打架的主角们则成了“国会拳击手”。

最著名的“国会打架案”

1856年5月22日,参议院刚刚休会。普雷斯顿·布鲁克斯提着一根手杖进入到会议厅,径直走到参议员查尔斯·萨姆纳(Charles Sumner)面前。

然后,这位支持奴隶制的南方人(普雷斯顿·布鲁克斯),用手杖猛砸查尔斯·萨姆纳的脑袋,直至将后者打的不省人事,只因他反对奴隶制。

之后,普雷斯顿·布鲁克斯安全走出会议厅,却没有一个人阻止他的行为...

描绘查尔斯·萨姆纳“挨打”的漫画

查尔斯·萨姆纳挨打的事件,也许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国会打架案”,但绝不是唯一的一次。

历史学者乔安妮·弗里曼在《血色战场:国会暴力与内战之路》中曾有过记录:在南北战争爆发前的30年里,美国国会议员间曾爆发了70多次暴力冲突。

毫无疑问,“奴隶制问题”在将美国带向内战的深渊之前,先加剧了美国国会内的冲突,让议员们先行战斗了一番。

国会里的“决斗与谋杀”

尽管“国会打架”不一般,但并未立即引起重视。在南北战争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议员们进入国会时通常都带有手枪或是猎刀。

1837年,美国阿肯色州众议院的一名议员在辩论中“侮辱”了议长,作为回应议长居然直接掏出刀在众议院里杀死了这名议员。

在弗里曼的《血色战场:国会暴力与内战之路》中记录到,虽然阿肯色州众议院的议长因此受审,最终却匪夷所思的被无罪释放,并在此当选。

后来他在另一次辩论中,还曾试图向另一位议员拔刀,只不过这一次让其他人的“手枪”给吓退了...

早期的美国国会中,动手动脚算是小事儿,动刀动枪都有可能

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1838年美国辉格党和民主党间的“决斗案”,直接导致了国会议员乔纳森·西利的死亡。

事件起因只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自缅因州的议员乔纳森·西利在众议院发言时,不甚惹恼了一位著名的辉格党报纸编辑。

后者便通过辉格党人格雷夫斯递信给西利,要求他收回自己说过的话。西利以“编辑时常攻击国会议员”为由拒收了来信,辉格党人感觉受到了侮辱便提出“决斗”。

而民主党那边也怂恿西利接受决斗,因为这不仅关乎到他的尊严,也觉得事关民主党的颜面。于是在政治的“加持”下,两个人的决斗开始了。

“决斗案”的主角:左为辉格党人格雷夫斯,右为民主党人西利

1838年2月24日,格雷夫斯和西利连同其他几名见证者在马里兰州乔治王子县会面,进行来复枪决斗。

由于两人都不太会用来复枪,所以决斗也就变的格外的“冗长”。双方前两轮都没有击中对手,最终来到第三轮格雷夫斯一枪打死了西利。

作为对这件事的回应,美国国会在1839年专门通过了“反决斗法”,但一切还是无法阻止议员们在国会里“打架”。

从“打架”到南北战争

接下来就回到了之前的那一幕。1856年,查尔斯·萨姆纳在国会中发表演讲“针对堪萨斯的犯罪”,谴责南方“奴隶制”,要求联邦政府承认堪萨斯为一个自由州。

结果萨姆纳在众议院里遭到了布鲁克斯的一顿暴打。因为后者认为,与其冒着违反“反决斗法”的风险进行决斗,还是打架来的直接且处罚更轻。

两年后,还是围绕“奴隶制”问题,美国内部还爆发了一场“全面的派系斗争”(指南方和北方)。

针对1857年的“德瑞德·斯科特诉桑福德案”中,联邦法院裁定黑人不能成为美国公民,及联邦政府不在西部禁止奴隶制一事,南北代表在一次通宵会议上大打出手。

当时,一名南方代表怒气冲冲的掐着北方代表的喉咙,大喊“要给这个黑人共和党小狗一点教训”。

《血色战场:国会暴力与内战之路》写到:“最终结果是,在演讲台前的空地上,大约有30名中年国会议员,分成北方和南方两派,进行了一场自由的战斗。一直打到他们满头大汗、衣衫褴褛。”

显然,拥护奴隶制和反对奴隶制的南北双方,都希望能在国会的“斗争”中取得优势,以便通过政治手段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实现自己想要的。

但这样的“小争斗”还是未能解决“大问题”,三年之后南方蓄奴各州脱离了联邦时,更大规模的斗争“南北战争”爆发了。


作者:纵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