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期,美国如何驱逐180万墨西哥裔移民?
对仅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来说,“移民”贯穿于其始终。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一段移民的历史。
时至今日,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移民目的国,是最受移民青睐的国家之一。但是,美国并非总是在欢迎“移民”(特别是南边那个穷邻居的非法移民)。
例子之一便是热衷“修墙”的特朗普...
特朗普:“没人比我更懂移民!”墙一定要修
除了“拒收”,美国也撵过人。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萧条”时代,为了保住白人的工作机会,美国“遣返”了上百万移民。
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墨西哥裔美国人”被撵出境。相较之下,特朗普的“修墙”只能用“温柔”来形容。
20世纪30年代,身处“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日子并不好过。为了减轻“负担”,洛杉矶的福利部门开始驱逐医院里的墨西哥裔病人。
麻风病、肺结核、精神疾病,甚至是年老行动不便者,都未能幸免。他们被护理人员带出医院,然后赶出了美国。
这即是所谓的“遣返行动”。除了洛杉矶,在大萧条时期,美国各地都发生过相似的情形。
1931年,洛杉矶被遣返者的亲属们正在火车站向亲人道别
根据前加州参议员约瑟夫·邓恩(Joseph Dunn)的研究,这一时期美国各地方政府将多达180万(具体数字不详,估计在100-200万)的墨西哥裔居民驱逐到墨西哥。
但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美国籍(邓恩估计约占60%,即100万多一些),对他们来讲“遣返行动”并非遣返,而是将他们流放出美国。
“遣返行动”背后的逻辑是,“墨西哥移民占有大量的资源和工作岗位,而这些本应属于那些受大萧条影响的白人”。换句话讲,他们就是想“撵人,为白人腾地方”。
与如今一道“墙”阻隔非法移民不同,30年代那次美国人撵的都是“自己人”
当然,“遣返行动”不仅仅发生在加州、德克萨斯等边境州,还包括科罗拉多和俄亥俄等内陆地区。
行动给墨西哥裔带去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前加州参议员玛莎·埃斯卡蒂亚(Martha M. Escutia)就以其祖父为例:“因担心无故被抓、遣返,她的祖父即便取得了美国国籍后也一直带着护照”。
墨西哥裔的移民与遣返路线图(图源:David Sankey)
关于“遣返行动”,学者们则认为这是彻头彻尾的“违宪”行为。这不仅指驱逐美国籍公民,还包括未经任何程序就“遣返”移民。
凯文·约翰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法学教授)提到过,“遣返行动没有履行正当的程序,也未有任何法律支持这项行动,这些都是违宪的”。
墨西哥裔移民(图源:查尔斯·扬研究图书馆)
事实确是如此,当年的“遣返行动”执行起来简单且粗暴...
当时,美国地方行政机构对移民知之甚少,他们只是简单的拘捕一些墨西哥裔居民,几乎不会甄别他们的身份,然后直接把他们押上去往墨西哥的汽车、火车上。
此外,他们还经常“突袭”墨西哥裔居民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1931年,洛杉矶在一处公园集中围捕了400多人,并将他们悉数驱逐到墨西哥。
1936年,加州公路上的墨西哥裔移民(图源:美国国会图书馆)
对于下头的“违宪”行为,美国总统自然不好公开鼓励,于是就只好含蓄的支持一下。
赫伯特·胡佛的政府就曾提出过一句颇带种族色彩的口号:“美国的就业机会属于真正的美国人”(American jobs for real Americans)。
而他的劳工部长威廉·多克也帮助通过了一些地方性法律和协议,以阻止墨西哥裔美国人就业。如一些法律禁止墨西哥裔担任公职,无论他是否有美国国籍。
与此同时,福特、美国钢铁公司和南太平洋铁路公司等行业巨头也解雇了数千名墨西哥裔职工。但这些举措不仅没啥效果,相反美国的就业率还降低了...
一些研究“30年代‘遣返潮’对城市影响”的经济学家认为,这些遣返行动对提振当地经济并没什么帮助。
相反,在一份“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发布的一份论文中写道:“墨西哥裔作为主要的工人和农场劳动者,他们的返乡还降低了其它行业的用工需求”。
同时论文还提及:“事实上,我们的估计表明,这可能进一步提高了失业率,并压低了工人工资”。
“牵一发而动全身”,赶走了墨西哥裔,其他人也得跟着去喝汤
尽管胡佛算是1929年经济危机“背锅侠”,但糟糕的经济形势和遍地的贫民区(胡佛村),让他毫无悬念的输掉了1932年的美国大选。
而接下来的总统罗斯福对“遣返行动”不置可否,既没有正式批准它,也没有对其进行压制。于是各地的“遣返行动”在罗斯福时期继续着撵人的行动,直到二战...
随着美国在1941年底卷入二战,为了应对征召兵员和军备生产带来的劳动力紧缺情况,美国终于又想起了墨西哥裔,开始“请”他们回去。
这既是上一次遣返的结束,但也是下一次遣返的开始...
1942年,美国开始执行“Bracero计划”(西班牙语译为“体力劳动者”),计划以合法、暂时的方式将墨西哥裔集中到美国进行劳动。
为了吸引墨西哥裔前往美国工作,“计划”还保证人道的待遇及制定工资标准(每小时不低于30美分,合如今4.5美元)。
而一些因不想多付钱,被排除在“计划”外的州则对“非法移民”敞开大门。例如大量墨西哥人跨越奥格兰德河前往德克萨斯,因为那里对业主雇佣非法移民视而不见。
“Bracero计划”引入大量墨西哥人进入美国农场工作
从1942年至1964年,大约有460万墨西哥人通过“Bracero计划”合法的进入美国。同时,还有不计其数的人未经许可越过边境,到美国非法务工。
在加州等地,他们很快就成为主要劳动力。二战时期,在国内缺乏男性劳动力的情况下,墨西哥人劳工无疑也是为美国赢得战争做出了贡献。
当大战结束时,美国便又开始“赶人”了。1953年的“湿背行动”(Wetback)驱逐了大约130万墨西哥裔工人,那一天墨西哥裔又想起了30年代的恐惧,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回美国人的遣返还算守规矩。
其中甚至还有一部分“军事手段”的影子,因为行动的一部分是由移民和规划局局长约瑟夫·斯温将军领导的,使用了军事宣传手段来达成目标。
1953年,美墨边境上被集中遣返到墨西哥人
在30年代的“遣返活动”期间,加州大约驱逐了约40万人。
针对这段历史,2005年美国加州在约瑟夫·邓恩的推动下,通过《为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遣返计划道歉法案》,正式向被强制遣返的人员道歉。
2012年,洛杉矶市还在当年集中拘捕墨西哥裔的拉普拉西塔公园(La Placita Park)处设置了纪念牌。
次年,加州还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公立学校教授这段历史。直到那时,这段被美国人忽视的历史才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
作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