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Deutsch 한어

《中国娃娃》与七三一部队:日军侵华暴行的双重残酷印记

发布时间:2025-09-02    来源:纵览网(www.zonglan.com)

你是否还记得那张照片?一个浑身是血、嚎啕大哭的婴儿坐在上海火车站废墟中;你是否听说过那些实验?活人被解剖时血液还是温热的。这两张截然不同的画面,却共同诉说着80多年前那段最黑暗的历史。

1937年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南站的暴行永远凝固在那张名为《中国娃娃》的照片中。这张震惊世界的照片里,一岁多的婴儿坐在扭曲的铁轨间,周围是被炸得七零八落的尸体。当时车站挤满了逃难的平民,日军却故意针对这个非军事目标实施轰炸。

照片中的幸存者王家升后来回忆,轰炸发生时母亲正抱着他奔跑,爆炸气浪将他们掀翻,母亲当场身亡,他被抛到铁轨上。据统计,这次轰炸造成约700名平民死亡,伤者不计其数。令人发指的是,日军连续三次轰炸医院和救护车,故意扩大伤亡。

如果说《中国娃娃》展现了日军对平民的狂暴屠杀,那么七三一部队则揭露了另一种更加"科学化"的残酷。原队员胡桃泽正邦描述:"解剖的时候,人还是温热的,有血喷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犯罪——至少有3000人在七三一部队的实验中被残害。

七三一部队以"防疫给水"为名,实则进行活体实验、毒气测试和细菌武器研发。受害者被注射鼠疫、炭疽等病原体后,活体解剖观察病变过程。1940年至1942年间,日军在中国多地投放带有鼠疫杆菌的跳蚤,造成数以万计的平民死亡。

《中国娃娃》展示了日军随意杀戮的疯狂,七三一部队则展现了其精心计算的"理性"罪恶。前者是战争愤怒下的失控暴力,后者却是冷静计划下的科学犯罪。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在日本军国主义身上达成可怕的统一。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双重性至今影响着日本对历史的认识。部分右翼势力一边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规模,一边辩称七三一部队的"研究"为医学发展做出过贡献。这种扭曲的历史观正是需要我们持续揭露和批判的。

80多年过去,那段历史依然在叩击着我们的良知。从《中国娃娃》无助的啼哭到七三一部队冰冷的实验台,日军暴行的双重残酷警示着我们: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未来。今天我们缅怀先烈,不仅要记住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更要传承那份守护正义的勇气。历史的伤痕或许会淡化,但记忆必须世代相传——因为只有铭记黑暗的人,才能真正珍惜光明。


作者:纵览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