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长到访菲律宾,菲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我们不做第二个乌克兰
对于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而言,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这一天,他不仅迎来了自己的生日,更在万里之外的荷兰海牙,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成为了国内政治风云变幻的焦点。而菲律宾国内,一位“重量级”客人的到访,更是让本就波澜壮阔的政治局势再添波澜。
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的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造访菲律宾,无疑为小马科斯政府送上了一份“厚礼”,也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美国对菲律宾的重视,以及其在该地区战略布局的坚定决心。海格塞斯的到来,旨在强化美菲军事同盟,扩大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并推动双方在敏感海域的联合巡航。这些举措,无疑与杜特尔特时期的“去军事化”外交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引发了菲律宾国内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杜特尔特的生日,本应是庆祝和欢聚的时刻,但在菲律宾国内,却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支持者们在达沃市集会,高举“老杜是菲律宾救星”的标语,表达了对这位前总统的坚定支持。他们要求政府终止与国际刑事法院(ICC)的合作,并释放杜特尔特。自2025年初被捕以来,杜特尔特因任期内发动的“禁毒战争”被ICC指控犯有“反人类罪”,面临着严峻的司法挑战。
尽管菲律宾早在2019年就退出了《罗马规约》,但ICC仍坚持对杜特尔特的部分行为行使管辖权。马科斯政府对ICC的配合态度,被杜特尔特的支持者视为“政治背叛”,他们担心这是对杜特尔特政治清算的开始。这场抗议,不仅是支持者对杜特尔特的声援,更是对马科斯政府外交政策转变的不满和担忧。
与海格塞斯的到访相伴而来的,是菲律宾国内另一场激烈的抗议。学生们、青年们包围了美国大使馆,焚烧星条旗,高呼口号,表达了对美国军事干预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马科斯政府正在将菲律宾拖入地缘对抗的漩涡,使国家成为“遏华前线”的棋子。
这些抗议者,是菲律宾未来最宝贵的财富,他们有着清晰的认知和坚定的立场。他们渴望国家能够独立自主,摆脱外来势力的控制和影响,走符合自身利益的发展道路。他们的声音,是菲律宾民众对美国军事存在和干预的最有力回应。
在这场政治风暴中,杜特尔特的长女莎拉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杜特尔特被捕后,莎拉挺身而出,成为了杜特尔特家族对抗马科斯政府的旗帜人物。她的支持率一路攀升,已经远超马科斯,显示出她在菲律宾民众中的广泛影响力。
莎拉计划在中期选举前集结地方势力,对竞争对手发起反攻。这场家族之间的斗争,不仅仅是权力的争夺,更是对未来菲律宾发展方向的选择。杜特尔特的支持者希望捍卫他留下的强人政治遗产和“禁毒战争”的成果;而反美青年则渴望摆脱菲律宾长期的依附外交,实现国家的真正独立和自主。
站在十字路口的菲律宾,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杜特尔特事件再次暴露了菲律宾家族斗争的残酷和现实政治的复杂。小马科斯政府在美国和战略自主之间摇摆不定,其“一边倒”的立场已经引发了民众的广泛不满和抗议。
作者:纵览